首页 > 资讯 > 绿色
分享到
用众筹做一个都市农夫
友绿• 01月04日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1500
现在国内众筹已成风潮,但项目成功率大概在20%左右,有80%的众筹项目最后以失败告终。有很多创业者在产品正式上市之前,会选择先在众筹网站上发起一项众筹,不为销售,为的就是提前获得市场反馈,试试水。


“天空菜园”众筹项目团队成员:张恂(右)、朱蓉(左)等

客厅里的菜园子

张恂的工位位于万通中心六层,开放式办公区域的一个角落,办公桌上的玻璃瓶里种着一棵芹菜。跟周围井然有序的工位不同,张恂和她的三个小伙伴所在的这个区域,被一排排生菜、麦苗和蘑菇箱所包围,地上散落着小水壶和小铲子,还有各种各样的椰糠和蔬菜种子。张恂是万通立体城市研究员的一名研究人员,但她别有一番志趣,一门心思想着把菜园子搬到人们的办公室或者客厅里。

2010年,张恂开始关注都市农业,如何让房子与人更亲密地结合,如何让已经消失的自然种植回到城市,成为她一直在琢磨的问题。前两年兴起的郊区农场,虽然为城里人耕种提供了便利,但限于距离的隔阂,只能周末或小长假才能有机会亲近。而忙碌的工作日,城市生活基本与农业种植是绝缘的。

最早进入张恂视野的是城市高楼的屋顶。她搜集到的数据显示,北京全城的屋顶面积大概有100平方公里,而现在已经利用起来的还不足百分之一。屋顶有着充足的阳光和空气,对于农业种植来说,只需要解决好土壤和水。现在对室外农业的研究表明,可以采用椰糠作为“土壤”,不仅利于保持水分,还能有效防虫。日本和美国的城市农业已经比较发达,尤其在日本,利用城市里的废弃厂房,很多地方大力推广“植物工厂”,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推广蔬菜种植。在国内,屋顶农业多见于成都、上海等南方城市,出生于山东的张恂便想尝试下,看看北方城市可不可以搞屋顶农业。

但是,要在北京做高屋顶农业并非易事。根据张恂的测算,如果考虑菜箱、防水和防渗漏等基础改造工程,1000平方米以上的屋顶才能产生规模效益,投资至少要50万元。张恂提醒我们,即便如此,屋顶菜园也无法满足人们切实的食用需求,提供蔬菜只是它的辅助功能,更主要的是创造一个让城里人与农耕可以时时亲近的机会。若按照日常的运行规则,这样的项目必须要做出详细的预算和规划,然后提交到公司讨论,层层决策,最起码半年后才能开始运行。但是,当时已经是8月,眼看着秋天就要到来,留给种菜的时间不多了,张恂知道,走正常程序是来不及了。

一开始,张恂和小伙伴们说起众筹的时候,大家都没有信心。张恂是今年夏天被朋友拉去参加一个众筹大会时才知道这种模式的。“当时觉得没什么,只是感觉通过网络聚集众人之力,相当于把线下的集资放到了线上而已。”但是,真正考虑做屋顶菜园项目的时候,她想到了众筹,“可以省略公司讨论的漫长过程,直接与市场对接,能够看到大家的反馈,成败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在忐忑不安中,张恂和小伙伴们的众筹项目在众筹网上线了,他们取了个带有浪漫气息的名字,叫天空菜园。他们选取自己所在的万通中心做实验,1500平方米的楼顶,按照张恂最初的设想,能够筹集到8万元,这是买蔬菜种植箱所需的最低数额。当时,屋顶的基础设施改造已经在公司支持下基本完成,用8万块钱,能做出200平方米的屋顶菜园,算是把项目启动起来。

众筹网是国内知名的众筹网站之一,它的页面设计很简单,以项目为主题内容,分为已经完成的和正在进行的,另外,只需要填写一些资料,任何人都可以发起一项众筹项目。一般每个项目的众筹期限在90天以内,发起人会设定一个目标额度,在规定的期限内达到这个额度就算成功,如果没有达到,宣告这个项目失败,已经筹集的款项会如数返还给筹款者。一般为了保证项目的执行,发起人也会设定一个筹款上线。比如这个天空菜园项目,张恂设定的上线是50万元,因为再多的话就没法回馈筹款者了。

发起一项众筹并不难,但要保证其顺利完成,也不是那么容易。现在国内众筹已成风潮,但项目成功率大概在20%左右,有80%的众筹项目最后以失败告终。如何设计具体的众筹内容就成为一门大学问,只有那些看起来具有吸引力的项目才能让人有动力掏钱参与进来。为此,有很多创业者在产品正式上市之前,会选择先在众筹网站上发起一项众筹,不为销售,为的就是提前获得市场反馈,试试水。

既然屋顶菜园并非直接为了供应蔬菜,在设计众筹回馈的时候,张恂就将屋顶绿色空间的使用权作为主要回报内容。她设了几个等级,最低一等是1平方米,筹款500元就可以得到一个季度的使用权,可于种菜开放日期间带领家人、朋友等来种菜、参观,并收获一个季度内可产出的蔬菜、花卉,如果想使用更多活动场地,可享受八折优惠。一年的使用权是1000元,整个屋顶全年的使用权是3600元,以此类推,最高级的一级,筹款4万元,就可以成为万通中心屋顶5平方米菜园的终身使用权。你不仅可以获得5平方米的全年蔬菜,还可以带家人和朋友来一起耕种,打造一个城市中心的农耕后花园。

项目上线,如果不做线下推广,引不起声势,效果也会一般。这是张恂的切身感受,天空菜园上线的第一天,他们在万通中心搞了一个线下发布会,就是在这次活动上,冯仑带头掏了4万块钱,认购了5平方米的屋顶菜园。名人效应加上传统媒体的报道,天空菜园项目很快火了起来,8万元的目标一周时间就达到了,到项目结束的9月11日,一共筹集了21.5158万元,大大超出了张恂的预期。

按照众筹网的规则,项目成功后,发起人能够拿到70%的资金,剩余30%资金要等到承诺兑现后才能拿到,这也算是众筹平台对发起人执行项目的监督机制。张恂团队一共4个人,只有一个男生,那段时间,她们变身“女汉子”,每天从农科院采购菜苗,分时段通过货梯搬运上来,然后一箱箱摆到屋顶。因为众筹的速度很快,赶在秋天之前,万通中心的屋顶就被打扮成了一片绿油油的菜园。

在英国学习景观设计的朱蓉,就是通过这个项目认识了张恂她们,她一直对建筑与植物的结合很感兴趣,索性加入这个团队,从一个设计公司的办公室白领,摇身一变成了菜农。现在天冷了,屋顶菜园项目暂停,她们又把目光转向室内,刚刚在众筹网上发起了新项目——室内农场。刚刚定制的室内菜箱堆满了办公区的一角,朱蓉每天的工作就是给蘑菇箱的加湿器换水,变着法地试验种菜。按照她们的摸索,蘑菇和小麦草最适宜成为室内农场的主角。新发起的众筹中,一台设计考究的蘑菇屋,包括全套的蘑菇架、菌包、加湿装置和灯具,总计880元。只需要两天换一次水,一周时间蘑菇就可以长出一茬,供应一家的食用。而如果筹款5000元或者1万元,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得到一套定制的室内蔬菜种植系统。

让张恂她们没想到的是,天空菜园和室内农场这样的项目,除了引起一些农耕爱好者的兴趣外,深得幼儿园和餐厅的喜爱。很多幼儿园老师专门找上门来咨询,北方的冬天漫长,如果能够把蔬菜生长过程请进教室,对孩子们来说是难得的体验。众筹不仅圆了很多人的城市农夫梦,更让张恂快速找到了对接市场的通道。有了前面天空菜园项目的经验,她们对正在进行的室内农场众筹胸有成竹。上周五的线下发布会上,朱蓉特意用刚刚培养出的蘑菇现场给大家做了道蔬菜菌菇沙拉。截至发稿时,该项目已经筹集了11万元,距离他们15万元的目标仅有一步之遥,张恂已经开始张罗着定制更多的蔬菜箱了。

“字里行间”书店创始人陈绍敏通过众筹带领大家一起开书店

人人都想开一家书店

北京CBD旁边,华茂公寓会所的三层,走进一间名叫字里行间的书店,会有一种恍惚的错觉,以为走进了一家法式西餐厅。圆形屋顶上垂下的水晶吊灯,圆形书柜上摆着一排排新书,书柜上面,是一副副精致的近视眼镜,每一个不同的样式,都是仿照文化名人曾经戴过的眼镜,有胡适款,有萨特款。旁边,一间由中式屏风隔出来的屋子,专营各种沉香。书店销售只占了这个空间的三分之一,靠近街区的窗户一侧,桌上铺着洁白的桌布,那是午餐区,每天中午提供自助餐,另一侧则是舒适的咖啡区。如果遇到举办活动,餐桌和咖啡椅都可以随意移动。字里行间书店的创始人陈绍敏不好意思地告诉我,这个空间之前的确是一家法餐厅,刚刚接手一年,还处在亏损期。

现在,字里行间在北京和江苏一共有14家实体书店。今年7月,字里行间在众筹网上发起一项名为“让我们一起开书店”的众筹,专门针对嘉里中心的一间分店进行众筹,短短24小时之内,就成功募集到了139万元,成为图书出版行业最成功的众筹项目。

与张恂她们做天空菜园众筹不同,陈绍敏发起众筹的目的并非缺钱,更大程度上,她是为了帮助更多人实现“拥有一间书店”的梦想。从1998年开始,陈绍敏就和她老公开始做图书生意,先从批发做起,主打社科人文类书籍,2004年开始涉足出版。随着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人们已经很少光顾实体书店。2010年,眼瞅着之前经常合作的风入松等实体书店经营越来越艰难,陈绍敏夫妇却反其道行之,决定开一家实体书店。

早在2005年,他们就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旁边开过一间“书吧”,主要面向学生,后来朝阳路修路拆迁,“书吧”关门了,之前的老顾客还经常提起。两人就此种下了书店情结,等到2010年再开的时候,他们已经有了明确目标,瞄准城市中产阶层,主打人文社科类图书,书只是一个载体,关键是要打造一个可以阅读、可以休闲、可以亲子的“会所”。

2010年7月,字里行间在北京慈云寺开出第一家书店。很快,陈绍敏就找到了一种稳定的模式——会员制。字里行间的会员分为两种,普通会员年费是788元,可免费享受20杯咖啡,所有商品8.5折,还可以免费使用两次VIP会议室;高级会员的年费是1988元。实行了一年半后,陈绍敏发现退卡的客人非常少,会费收入成为字里行间稳定的现金流。但即便如此,开一间实体书店,仍是一件极难赚钱的生意。陈绍敏给我估算,在北京开一间成规模的书店,前期投资至少要100万元,包括场地租金、家具购置、装修、人工等费用。而一家书店从开业到实现盈亏平衡,至少要两年时间。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都是一笔无法承受的买卖。

可是,这么多年做图书生意,总是有一些朋友跟陈绍敏感慨“多么想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书店”。今年夏天,陈绍敏决定拿出其中一家实体书店,以众筹的形式,圆大家的书店梦。嘉里中心店开在CBD的写字楼里,面积300多平方米,去年10月已经开业。按照通常两年的培育期,当时仍处在亏损中。这也是陈绍敏选择这家店的原因之一。“实体书店很可能是亏本的买卖,我不想给大家营造虚假繁荣,以真实面对大家,也好借此看看人们对实体书店的真实感情。”

今年7月,“一起开书店”的众筹项目上线了,网站上放了一段当红畅销书作家张嘉佳的视频,他掏了10万元加入众筹,成为这个项目最大的一个筹款者。在设计回报承诺的时候,陈绍敏提出,既然大家有开书店的情结,就应该设计两个让大家真正参与进来经营的承诺。于是,除了288、688、1788、3588和9888元几档内容不一的会员卡之外,特意设计了2万元和5万元两个等级的“书店合伙人”。根据众筹设计,2万元的银牌合伙人和5万元的金牌合伙人,除了享受购书折扣、一定额度的购书卡之外,最重要的是可以按照企业法规定与字里行间签订合伙人协议,定期参加书店举行的合伙人会议。

像字里行间这样的股权型众筹,是与天空菜园那样销售型众筹相对应的另外一种众筹模式,在国外,股权型众筹已经成为新创业公司募集资金的成熟渠道之一,但在我国,由于受到投资法律法规的限制,股权型众筹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但是,“一起开书店”项目的火爆还是让陈绍敏大吃一惊,仅仅一天一夜,这个项目的筹款额就达到了139万元。这其中,包括39位银牌合伙人和11位金牌合伙人。

陈绍敏有些怀疑这个虚高的数字背后人们的真实意图,她给筹款者挨个发邮件,将嘉里中心店的账目一一公开,从开业到现在一直在亏损,她想通过这种方式再次提醒那些兴致勃勃的众筹者,开书店真的很难赚钱,若想退出还来得及。果然,如期所料,相当一部分人是抱着投资的目的而来,在看到嘉里中心店的账目之后,主动选择了退出。100多万元资金对一间书店来说不是小数目,但另一个现实问题却摆在了陈绍敏面前——如果按照众筹的结果,她如何协调这来自五湖四海的50位股东呢?

陈绍敏进一步劝退,一方面她苦口婆心地跟人解释做书店的确很难赚钱,另一方面她也在考察每一个筹款者在书店经营方面的思路和想法。最后的结果是,一共有13个股东坚持要留下来,他们不仅真的爱书,而且还在书店经营方面有想法,可以成为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他们中有公司白领,有企业高管,也有文艺青年,在反复沟通中,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打动了陈绍敏。

来自浙江一个小县城的陈小华就是最后坚持留下来的13位股东之一。他在电话里激动地告诉我,在从网上看到这个“一起开书店”的众筹项目后,他只花了3分钟就决定投资2万元,成为其中一员合伙人。因为要用支付宝付款有限额,他前后花了3天时间才搞定。后来陈绍敏专门给他打电话,告诉他书店在北京,而他远在浙江,恐怕没法享受合伙人的很多优惠和权益。陈小华不为所动,他告诉我,自己来北京一趟至少花费2000块钱,但他投资并非为了回报,而是单纯爱书,想成为一间书店的拥有者之一,想看到更多人走进书店读书。“要不是众筹,我作为一个平头老百姓,怎么可能在北京拥有一间自己的书店呢?”陈小华想到这些就难掩激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要感谢众筹,超越地域和人际关系的限制,让我和北京的一家书店建立了联系。”

陈绍敏现在正忙着修改嘉里中心书店的工商手续,之前作为字里行间的一间分店,没有独立的资产核算,现在她要重新为这间书店注册,并把每一个股东的名字加进去。她专门建了一个微信群,她会定期组织召开股东会,平时有什么想法就在微信群里交流。上次聚会的时候,大家为书店经营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不同于产品销售型众筹,这种股权型众筹,考验的实际上是完成项目的可持续能力。陈绍敏心里清楚,众筹只是一个起点,她更多考虑的是未来的书店经营,虽然众筹的题目叫“一起开书店”,但她坚持自己51%的控股权,因为在开书店这件事上,她要比其他人都专业。“实际上是我来带大家一起开书店,只有认识到这个现实,才能把这件事做长远,而不是玩一把众筹就散伙。”她说。(节选)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扫描识别二维码下载

“友绿”APP

研报、课程、资讯一手掌握

欢迎订阅“友绿网”公众号

iGreen114

友绿原创资讯,欢迎分享投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