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山西省住建厅发布《山西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因地制宜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平均可渗透面积占比达到45%。实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改造和城镇污水资源化利用行动,合理确定设施总体规模和布局,提高生活污水设施处理效率。加快节水型城市建设,扩大再生水利用范围,到2030年城市平均再生水利用率达30%。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处置,提高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推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到2030年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5%左右、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5%。

2023-03-16

去年,襄阳新增绿色建筑面积446.1万平方米,完成率130.43%;新增建筑节能减排10.8万吨标煤,完成率110.88%,湖北中烟襄阳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项目获省住建厅科技示范工程立项,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湖北文理学院迁建两个项目(共计120万平方米)入选省住建厅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工程、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

2023-03-14

3月3日,《河北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3-2030年)》印发,《实施方案》聚焦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围绕前沿研究、技术攻关、应用示范、企业培育、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按照可实施、能落地原则,从创新链条、创新要素层面提出六方面重点任务。 开展绿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方面,部署基础研究“攀登计划”,推动低碳零碳负碳等基础理论、前沿引领技术研究,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高创新策源能力。 推动低碳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方面,在能源绿色低碳安全转型、重点工业行业显著降碳、城乡建设节能降碳、交通领域绿色降耗,CCUS成本降低和生态增汇能力提升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加大低碳零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方面,在能源、钢铁、化工、建材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绿色低碳技术规模化应用示范工程,打造一批低碳零碳技术应用示范典型场景,研究制定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标准,转化应用一批绿色低碳科技成果。 打造一批绿色低碳领域标杆科技企业方面,以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为重点,分类精准开展科技服务,支持组建绿色低碳创新联合体,提升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撑企业低碳转型发展。 构建一批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创新平台方面,整合全省优质创新资源,支持建设绿色低碳领域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创新平台科研基础设施、数据等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全省绿色低碳相关产业发展共性需求。 汇聚一批碳达峰碳中和高精尖人才方面,通过实施“巨人计划”、省高端人才等计划专项,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培养造就一批绿色低碳领域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团队。

2023-03-06

3月1日,苏州市发改委发布关于《苏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重点实施工业重点行业达峰行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提质增效行动、绿色低碳城乡建设行动、交通运输低碳发展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共建行动、内外联动交流合作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到2025 年,城镇新建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50%以上;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比达50%,成品化住房占新建住宅70%,装配化装修占成品住房30%。到2030 年,星级绿色建筑全面推广绿色建材;新建公共建筑本体达到75%节能要求。

2023-03-03

2月28日,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河南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主要目标为2030年前,全省城乡建设领域直接碳排放达到峰值。 《方案》指出,到2025年,城乡建设领域绿色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装配式建筑占比力争达到40%,2000年前建成需改造的老旧小区基本完成改造,城市绿色社区创建达到6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无害化处理全覆盖,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以上,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全覆盖。

20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