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广东省绿色高效制冷行动计划(2023-2025)》。《规划》指出,广东是制冷能耗第一大省,且增长速度快、节能潜力大,制冷用电量占全省社会用电量15%以上,年均增速近20%,省内大中城市空调用电负荷约占夏季高峰负荷的60%,工业园区配套制冷用电负荷平均约占生产用电负荷的40%,部分产业聚集区已接近用电负荷的60%,主要制冷产品节能空间可达30-50%。广东省实施绿色高效制冷行动,对促进节能降碳和应对气候变化,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推动制冷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规划》明确,充分发挥广东省数字化节能降碳产业联盟平台作用,推动试点项目建设,及时总结积累方案选择、工程管理、融资方式、数字化管控、绿色维护等方面的经验,通过现场观摩会、示范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积极向全省推广。积极研发和应用先进适用的数字化节能管理控制系统,大力推行绿色节能设计和绿色运维管控,推动供冷站能效管理与提升、供冷系统节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用户侧先进能源控制与管理、城市能源新业态与传统业态融合发展等,大幅提升供冷领域智慧化水平、数字化水平和运行效率。

2023-03-09

12月12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住建部、水利部四部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构建高效、可持续的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新格局。 到2025年,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产业结构和布局更加合理,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全面完成,传统制造业能耗、水耗、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水平和产业数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 打造能源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附加值高、市场需求旺盛的产业发展新引擎,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新兴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黄河流域绿色低碳发展。

2022-12-13

12月1日,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称,为了确保能源安全,瑞士可能成为全球首个限制使用电动汽车的国家。根据尚未通过的讨论计划,瑞士可能将禁止除“绝对必要行程”外的电动汽车使用。而且还要求建筑物的温度不超过 20 摄氏度,商店营业时间减少,流媒体服务受到限制。而其中最严格的措施包括禁止体育比赛、音乐会和剧院演出,旨在避免出现停电情况。

2022-12-06

12月2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2022年工业节能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拟支持项目公示。本次拟支持的项目中包括38个节能技术改造项目、17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79家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企业、3个高效电机项目,本次拟支持金额合计4416.4576万元。

2022-12-06

根据国际能源署最新的市场报告《2022年能效报告》,2022年全球对建筑翻新、公共交通和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等能源效率的投资达到5600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16%。初步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经济使用能源的效率比2021年高出2%,改善速度几乎是过去两年的四倍,几乎是过去五年的两倍。如果目前的进展速度能够在未来几年进一步巩固,那么2022年可能标志着效率的重要转折点,这是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国际努力的关键领域之一。国际能源署的分析发现,由于自2000年以来采取的能源效率行动,2022年国际能源署国家的能源总账单将比其他情况减少6800亿美元,约占今年能源总支出的15%,过去对建筑绝缘和高效汽车的投资每年为许多消费者节省数千美元。

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