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务院委托,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日前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面积16.9亿平方米,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的97.9%。全国碳市场逐步完善。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6.7亿吨,成交额459.3亿元。

17小时前

8月29日,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2025年节能改造资金项目申报工作通知。通知明确,企业申报的项目为近两年备案(审批或核准)且已竣工并稳定运行6个月及以上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申报的项目年节能量需达到50吨标准煤及以上。对企业实施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按照项目实现的年节能量给予每吨标准煤1000元的奖励,单个项目奖励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2025-09-01

5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印发《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重点在采用数字技术改造提升能源电力、工业、交通、建筑在设备设施及项目运行中的总体碳减排效果方面建立评价标准体系。 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用于指导工业园区、行业/企业核算以及报告园区、企业或设施层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等相关数据和信息。加快制修订发电、建材、钢铁、有色、石化、化工、造纸、民航等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支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逐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 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用于指导分析产品生命周期内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清除量等相关数据和信息,规范产品碳足迹核算范围、功能单位、系统边界、核算方法、数据质量要求和溯源性要求等。重点制定电力、煤炭、原油、天然气、燃油、钢铁、电解铝、水泥、化肥、氢、石灰、玻璃、乙烯、合成氨、电石、甲醇、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及重点零部件、光伏和电子电器等重点产品的碳足迹核算标准,交通运输服务环节碳足迹核算标准,以及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管理规范。

2025-06-03

2024年11月15日,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低碳健康人居论坛暨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低碳健康地产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作为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C3未来建筑大会的一部分,汇聚了行业专家学者、知名企业代表以及社会各界精英,共同探讨低碳健康人居领域的最新政策导向、技术创新、实践案例与未来趋势。旨在通过深度交流与合作,加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范围内低碳健康地产行业的转型升级,促进绿色建筑、健康住宅、智慧社区等领域的融合发展。

2024-11-16

4月18日上午,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与长汀县国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长汀签订广龙对口合作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协议,交易长汀县河田镇罗地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碳汇1万吨,总价18万元。这是全国首单跨省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

202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