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在成都市青白江区举办的“绿色低碳助力县域经济发展”成果展上,成都市绿色低碳发展协会与四川大嘴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首笔废旧塑料再生碳汇交易协议,标志着废旧塑料资源化治理正式实现碳汇市场化突破,为白色污染治理探索出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根据《成都市“碳惠天府”机制碳减排项目方法学(第四批)》开发的该项目,此次交易的碳汇量共计1000吨,其特点在于将废旧塑料回收、再生利用全流程中二氧化碳减排量科学核算并纳入碳普惠体系,通过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交易平台完成市场化交易。这一做法为塑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2025-09-29

近日,海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海南省发改委及海南省财政厅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全省公共机构光伏一体化建设的通知》。通知明确工作目标,有力推进全省公共机构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面和立面建设,党政机关建筑屋顶可用总面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40%,学校、医院等其他公共机构屋顶可用总面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50%,实现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有效提升。到 2030 年,新建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 560 兆瓦。

2025-09-28

9月26日,莆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莆田市财政局印发莆田市2025年省级工业节能降碳和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申报指南。支持制造业企业实施工艺流程优化、能效水平提升等节能改造项目。项目列入省工信厅公布的省级重点节能改造项目库,并已完工投产,且稳定运行12个月以上,能够满足现场节能量的审核,年节能量达500吨标准煤,最高给予每吨标准煤500元补助,每家企业单年度最高补助不超过800万元;若项目未稳定运行12个月以上,按照现场审核预估的年节能量为基础,预拨不超过50%的节能补助资金,待项目稳定运行12个月验收通过后,根据项目实际节能量,按照“多退少补”原则下达补助资金。

2025-09-28

2025年9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视频致辞,宣布了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过3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这是中国首次提出覆盖所有经济部门、涵盖所有温室气体种类的绝对量减排目标,标志着中国气候政策从“强度控制”向“总量控制”的历史性转变。

2025-09-25

9月23日,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南京市碳普惠管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到2025年底,基本形成碳普惠相关制度标准和方法学体系,搭建统一碳普惠综合管理平台,探索建立碳账户和多层次碳普惠减排量消纳渠道,初步建立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的碳普惠运营机制。 到2027年,持续完善碳普惠管理体系,探索区域碳普惠自愿减排量核证和交易机制,基本形成规则流程清晰、应用场景丰富、系统平台完善、运营模式可持续的南京碳普惠生态圈。

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