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广东发布《关于完善碳减排市场机制 助力“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若干措施》,为绿色转型注入制度动能。正式上线“广东碳标签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企业碳足迹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服务。动态展现升级后的广东省碳普惠平台场景,鼓励全社会践行低碳生活。

18小时前

7月10日,北京市朝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集朝阳区2025年节能减碳项目的通知》。通知指出,本次征集的项目为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竣工的节能减碳项目,征集时间为2025年7月10日-2025年8月10日,逾期不予受理。

1天前

7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立足区情实际和发展现状,旨在推动建立符合内蒙古产业发展特色的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健全支撑特色产品绿色电力消费认证机制,对促进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内蒙古传统产业正在向绿色转型方向迈进,按照能耗双控要求,传统工业园区、高耗能企业均需要大力节能降碳,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可以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抢抓绿色低碳发展机遇,让内蒙古产品贴上绿色标签。比如钢铁、铁合金、光伏组件、锂电池、晶硅、羊绒等产品面向国外市场需要通过认证摸清碳家底,找到最优减排路径。内蒙古绿电产业基础雄厚,在绿氢、绿醇、绿氨等领域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恰能凸显内蒙古绿电优势。

1天前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新能源方面,新能源。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量需求,开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核电安全运行、负荷辨识、光伏电站组件寿命评估、虚拟电厂、绿色电力可信评价、碳捕集热耗测量、电网惯量阻尼测量、工业领域能碳测量、碳排放核算分析等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开展新能源智能安全评价与计量测试平台等能力建设,实现新能源多元协同发展。

2025-07-10

近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北京市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碳普惠相关工作,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绿色低碳行动。《管理办法》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