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在7个城市铺开,各地企业完成碳排放配额履约也陆续接近截止期。作为首个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城市,截至7月1日,深圳635家碳排放管控单位有631家按时履约,碳市场累计成交量达159万吨。不过,在运作首年,碳交易市场出现的履约期推迟、市场交易冷清、碳资产流动性差等问题受到市场普遍关注。
据易碳家了解到,从深圳市场交易量来看,变化相对明显。今年一季度还比较平淡,4月份交易开始活跃,越接近履约期,交易越是频繁,相关企业进场交易的动力和压力也会增大。对出售配额的企业来说,临近履约期,碳价涨幅较大,也是出售配额的好时机,而对于买入的企业来说也有履约压力。北京、上海 、天津等其他碳市场的情况估计也会类似。
一般而言,交易所推迟履约期主要目的是为了宽限期限,帮助企业履约,并且广东、湖北包括深圳都进行不同形式的拍卖,不过每个地方拍卖形式不一样。比如广东实施强制性拍卖机制,需管控企业拿到3%拍卖配额后才能解冻剩余97%免费配额。湖北则采取包括投资机构及投资人的拍卖,价格偏低,上涨预期强烈,交易频繁。深圳也做过拍卖,主要针对配额有缺口的企业,以帮助企业降低履约成本。
记者:国际上碳配额拍卖有哪些形式?国内几类拍卖曾引起市场的争议,原因何在?
一般国际上通行两种拍卖,一类是美国模式,设定拍卖底价,所有人可参与竞标,最后根据竞标结果确定配额归属,底价可以确保碳价稳定在一定水平上,以刺激企业低碳投资。还有一类是欧盟模式,不设底价,但价格和现货交易市场价格比较接近,所有管控企业和投资机构均可参与。
国内碳交易试点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碳配额管理政策仍在探索中,比如广东拍卖有购买和免费分割的概念,深圳拍卖也会考虑对投资者利益影响的问题,相信未来碳配额管理政策,包括拍卖方式会逐渐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向更加市场化的方向调整。
扫描识别二维码下载
“友绿”APP
研报、课程、资讯一手掌握
欢迎订阅“友绿网”公众号
iGreen114
友绿原创资讯,欢迎分享投稿
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低碳健康人居论坛暨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低碳健康地产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