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地产
分享到
用文化理念做中国绿色地产
友绿• 04月12日   来源:深圳商报   1014
 美国、日本、荷兰等国有不同体系德尔绿色建筑标准,在生态、节能、水资源利用方面有相当硬性的规定,2006年,中国建设部也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但是在建筑理念上,我认为绿色建筑概念或者说“绿色”思
 

  中银信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洪祥。资料图片

  在深圳地产界,杨洪祥似乎是个很难界定身份的人:

  他喜欢说自己是地产界的一名新兵,因为直到2003年,他才从文化界杀到建筑界,从一个媒体人变身为地产商;但是熟悉他的人称他为“老将”。30年前,他作为一名基建工程兵进入深圳的建筑行业,他们被深圳人称为“拓荒牛”。

  他是《深圳青年》的四个创始人之一,担任过杂志的副总编辑、常务副社长和中国青年报刊协会副会长以及全国青年报刊期刊委员会主任。作为一名深圳资深文化人,他似乎又喜欢做“商业”文章。他是1993年在深圳举办的中国首次优秀文稿竞价会的策划者和负责人之一;他也是2001年中国首届期刊经营论坛的创办人。在他任期内,杂志社拥有了中国青年报刊界最大的办公大厦,杂志发行量和影响力都走在全国同行前列,成为中国的“百强”期刊。

  进入地产界经商后,他又开始扛起“文化”的旗帜。他公开抨击一些现代建筑是对公众的“审美骚扰”。他带领团队开发的项目是深圳最早获得美国LEED标准金级认证的建筑。他主张重拾“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绿色哲学,致力于在中国各地打造绿色建筑。

  2012年4月初,中银信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洪祥在沙头角一家茶吧接受深圳商报记者的访问,畅谈他的绿色建筑梦想。远处是碧波荡漾的沙头角海,而近旁就是杨洪祥正致力打造的绿色建筑项目中英街壹号。

  用文化情怀思考建筑业发展

  本报记者(以下简称记):你的简历告诉我,你是1982年来深的基建工程兵,算是“老深圳”了。但是在深圳地产界,你似乎不是一个大家熟悉的企业家你还曾对媒体说自己是地产界的“新兵”。能介绍一下你是如何与建筑地产业结缘的吗?

  杨洪祥(以下简称杨): 30年前,我作为一名基建工程兵来到深圳特区。当年的深圳一片荒凉,几乎没有现代建筑,印象里当时深圳最高的楼就是五层高的深圳旅店。

  我在部队做过瓦工,后来当施工班长。一年后我离开了,成为团里专职的新闻报道员,后来又成为师里的专职新闻报道员。

  基建工程兵是特区第一代建设者,后来市委请艺术家创作了“拓荒牛”雕塑放在市委门前,以此纪念包括两万基建工程兵在内的早期建设者这个群体,“拓荒牛”也成为了我们的代名词。你知道,三十年来,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是中国城市化进程最形象、最真实的体现,而深圳特区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为现代化国际城市,一大批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也是其重要标志。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对深圳城市建设、对建筑艺术都充满了热爱,可以说爱到了骨子里。

  1983年工程兵集体转业了。我先后在深圳特区建设公司、深圳东部工程开发公司和深圳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工作过,还是与建筑打交道。

  记: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您进入《深圳青年》杂志社工作,十几年时间从事的是文化出版工作,这种人生轨迹的转变让人觉得非常大。

  杨:从城市建设转向文化出版,对个人的挑战当然相当大。但是之前我已经为这种转变做了许多准备工作,除了在部队靠自学做了三年的“新闻记者”,我还参加了全国高考,两度在大学学习经济学和企业管理。1988年,我参与了《深圳青年》的筹备工作,后来担任过总编助理、副总编辑和常务副社长,还被团中央选为中国青年报刊协会副会长和经营委员会主任,分管全国青年报刊的经营。《深圳青年》发展非常迅速,在全国同类杂志中,其影响力和发行量都名列前茅,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百强”期刊,这归因于当时杂志的首任社长、总编辑王京生和《深圳青年》团队超乎寻常的开拓精神以及创新的智慧。

  《深圳青年》的工作经历并不会使我完全忽视建筑这个领域。在彩田路上,《深圳青年》杂志社建起了深圳青年大厦。当时的规划设计就是按一本打开的杂志来构思的大厦的外形。在某种意义上,如果建筑业是城市建设的硬件指标,文化建设就是软件指标。同时因为自身的文化积淀,我也开始对建筑艺术、建筑行业有了更多更新的思考。

  建筑应该避免侵害城市文化

  记:2003年你选择回归建筑地产行业,一出手就打造了深圳第一个获得美国绿色地产LEED金牌级认证的项目,曾经令同行诧异。这与你说的文化积淀有关?

  杨:我觉得自己不是简单回归到建筑行业。当我决定人生第二次重大选择时,我是抱着梦想而来,就是用文化的理念,做中国的绿色地产。

  我离开建筑行业的十几年里,正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最迅猛的时期。你可能也能感受到,很长时间里,中国许多城市就像一个巨大的工地,到处都是密集的摩天大楼施工现场。作为一个曾经的业内人,我有一种强烈的焦虑感。我的焦虑就是,这些整齐划一外观气派的玻璃幕墙建筑,不仅破坏自然景观和生态,也对城市居民的健康构成隐忧。

  建筑是公众审美的课堂,公共领域的低劣建筑会侵犯公众的审美自由。我曾经多次对人说,你不喜欢一个画家,可以不进他的画室,不喜欢一个音乐家,可以不听他的音乐会。可是建筑就在那里,你抬头就看见它了,这是一种残酷的强制审美。我认为,有责任的建筑地产企业家,应该自觉避免低劣建筑对公众的审美“骚扰”,避免对城市文化的侵害。

  记:您认为“绿色”能够改变和拯救城市建筑?

  杨:绿色建筑的概念又被称为生态建筑,它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对项目进行优化整合设计,综合考虑土地开发、生态平衡、水资源有效利用、能源节约、环境与景观协调、材料与资源更新、室内环境营造以及建筑创新设计等问题,体现对现代人生活、居住、工作、休闲和出行与自然环境和谐协调的设计理念。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包括建筑规划、设计、施工等实现高效率的利用资源。这个资源包括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绿色建筑也不仅仅是创造和形态的问题,应该是个基本生活观念的问题,也就是人们怎么生存,本身就决定了人类能不能持续发展下去。这有非常重要的伦理意义,而不仅是形态和建筑学学科的意义了。绿色是个形象化的说法。

  我认为,绿色建筑是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潮流,不仅给城市人提供了一个生态性的居住环境,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景观资源。绿色建筑不仅满足人们安居乐业的需求,还在精神、文化、艺术和道德方面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悠然陶冶的环境。绿色建筑本身一方面节省,另一方面是对环境友善。简单用两个词来形容:一个是少消耗,一个是少排放。少消耗资源与能源,少排放有利于人类生存和生态平衡的东西。对于居住者来说是一种天然的享受,一种来自大自然的奢华。

  再具体一点,绿色建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外在的、物化的,体现在楼盘上是功能性的产品,包括使用环保建材等等。第二个是体现内在无形的,是一种精神性产品。因此,在建筑中体现人文精神,并营造出清新的自然生活方式,也是绿色建筑的涵义之一。这也是众多居住者梦寐以求的生活方式,不需要太多的修饰与雕刻,贴近自然、让生命在“绿色”中得到升华。

  美国、日本、荷兰等国有不同体系德尔绿色建筑标准,在生态、节能、水资源利用方面有相当硬性的规定,2006年,中国建设部也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但是在建筑理念上,我认为绿色建筑概念或者说“绿色”思想是在发展中的。

  首获世界权威绿色地产认证

  记:作为深圳第一个获得美国绿色地产LEED金牌级认证的建筑项目,又是“深圳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你可否谈谈在营建桐林花园项目的一些体会?

  杨:世界上第一个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是1990年英国出现的建筑研究所环境评估方法(BREEAM)。之后,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在1995年建立了一套自愿性的国家标准LEED(Leadershipin Energyand Environmental Design),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权威、被普遍采用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通过6大方面对建筑项目进行75项指标绿色评估。通过评估的建筑分为白金级别、金牌级别、银牌级别和认证级别四个认证等级,以反映建筑的绿色水平。桐林花园在2006年申报LEED,是当时国内仅有的获得认证的5个项目之一,也是深圳第一个获得金牌级别认证的唯一项目。

  我接手这个项目时,已经开发了第一期小户型单身公寓,第二期施工图纸也是沿用单身公寓方案。我考察时提出打造一个高品质的绿色生态项目,强调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匹配,因为这个项目和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红线相连,项目在位置上有优势。当然要打造绿色生态项目,首先是建筑成本至少增加10%~15%,另外,所有的设计规划都要推翻重新开始,这需要时间成本。所以要说服各方面来做一个绿色项目,确实要克服不少困难。尤其是时任市规划局滨海分局局长王幼鹏先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他从与森林公园相协调和保留山地植被的高度为项目提出了好的指导建议。使我们下决心把原有设计施工图推倒重来,确实是将它作为一件作品,一件艺术品来打造,动员了很多专家和顶级的绿色建筑科技研发企业为这个项目在工作。如从北美回国的LEED方面的专家冯勇、英联董事长郭建波、加拿大NSDA设计师黄再安先生等等,我们的团队也是全身心投入。今天你到这里看看,无论是对自然光的采用,对自然空气的利用,对原来依山地貌的利用和对原有山体与树木的保护,这个项目都有很多闪光的技术和智慧结晶。

  记:开发桐林花园这个绿色建筑项目,你获得了哪些经验?

  杨:桐林花园实际上是我进入地产业后做得最大的一个项目,当时我担任旭飞房地产深圳公司总裁和华逸园项目公司董事长,这个项目当然承载了我的很多记忆,酸甜苦辣都有。项目与梧桐森林公园连在一起,海拔标高42.5米,接近深圳的50米生态控制线,如果这个项目不用绿色建筑理念来开发,就会与森林公园不协调。我们在项目规划之初,邀请了加拿大知名的NSDA建筑师,以国际的绿色建筑标准来量化,充分利用山地生态环境优势,营造以森林为主题的山地休闲居住形态,在项目定位和设计上与森林公园的环境相和谐,室内的设计与外部空间和外部环境的融合性的包容性。营造自然美学,而不是简单和统一,用不同的元素解决解决设计的不同,把优美的造型和森林公园的景观发挥出来。

  一是充分考虑山体环境,自然通风,垂直绿色花园,减少热岛效应,平均环境温度比城市低2~3度。

  二是优化节能设计:太阳光热能、空气热源泵;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高,充分利用山体的不同高差,地下车库,自然通风采光。

  三是节水:采用一系列回收循环利用处理方法,减少饮用水使用和污水排放。充分利用梧桐山上长久流下的山泉水,建立中水系统。

  四是环保装饰材料使用,项目从设备到各种材料全部用环保材料。建筑物的主色调也用了与山体一样的色彩。

  五是建设施工全过程环境保护,原山地能保留的树木一律保留。各建筑物用不同的标高解决楼盘内土方自行平衡,保留原有山体的高差。

  把每一个地产项目做成藏品

  记:未来做绿色地产项目,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杨:做桐林花园,最大的收获是坚定了我做绿色地产的信念,也增加了我继续做好绿色地产的信心。无论是现在在做的,还是将来要做的地产项目,我们都会朝着这个方向发扬光大。当然我们也有很多新的思考。

  比如我们现在在做的中英街壹号项目,位处深圳盐田沙头角海关正对面,距中英街只有一路之隔。同时也是东部第一个城市更新项目,由于项目所处口岸、又肩负城市更新的责任,同时还是深圳唯一融自然山海和公园资源为一体优势项目,唯一与周边区级的体育馆、游泳馆、公园等设施无缝对接的项目,唯一拥有多重入户大堂和盐田唯一采用地下三层停车库的项目。所以做这个项目自然就产生了一种使命感,我们不仅是做产品,更是要做成藏品,做成盐田区最有特色的项目。

  项目设计之初,我们严格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打造,努力争取通过美国LEED预认证金奖。在总体规划上,坐北朝南,采用一点一线的布局模式,采光通风均达到了最佳效果,能充分实现绿色节能的环保理念;与此同时,在建筑排布上,也充分考虑到了各户型与景观方向的视线,项目背山面海,保证了所有户型都能从各个角度观看到梧桐山山景、一线海景及与本项目零距离的公园景观,让居住者从任何角度都能观赏到最原生态的景观资源;在内部环境打造方面,我们专门邀请了著名的汉沙杨景观设计公司为项目量身打造了历史人文与自然相融合的园林景观,使项目内外景观完美的融合。建筑造型运用现代经典建筑的手法,采用“低调奢华”作为立面设计主题。总之,我们有信心将中英街壹号打造成为海滨东部口岸的地标建筑!

  从传统文化里 寻找建筑灵感

  记:这是否可以理解为,无论是绿色建筑的实践还是理念都有新的发展空间?

  杨:当然。深圳的绿色建筑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已建成绿色建筑项目83个,总建筑面积1200万平方米,总投资650亿元,绿色建筑规模居全国之首。今年3月29日,第八届国际绿色建筑与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这是深圳市连续第7次组团参加大会。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锐锋在此次大会上提出了“将于2015年基本建成绿色建筑之都,用10年时间建成高水平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城市”。今年开始深圳新建10万平方米以上小区强制执行绿色建筑等七大措施将确保深圳在“十二五”期间建成绿色之都,可想而知强劲的“绿潮”将席卷深圳势必蔓延全国。

  这股潮流将给今天中国建筑界的专家学者、设计师和地产开发商一个有意义的研究和实践课题。我曾经在2006年全球自然生态和人居环境论坛曾经有一次演讲,提出重拾“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绿色哲学传统,加强对传统的建成环境和历史文脉的保护和再利用,继承和发展传统的“绿色”思想。在过去,道家亲近自然的生活,为中国的知识分子保存了寄寓山水的心态。中国的诗歌、美术、绘画、山水是最主要的主题,中国古代文人在专制制度下要释放自我,才有了陶渊明、李白等真性情的文人。中国的园林艺术也跟着道家崇尚个性、亲近自然的传统有密切的联系。

  而今,一个城市的建设,应当把自然生态的美置于优先的地位,这样是发达国家先行实践得来的宝贵经验。作为个体,每一个地方的自然生态之美自有其独特性,泰山之雄、峨眉之秀、华山之险、嵩山之幽、黄山之奇,这都是不同自然的独特之美,有不可替代性。正是各种自然生态之美有着各自的独特性,才具有各自的特殊魅力。世界上具有特殊魅力的城市,首先借助于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独特之美。我看过美国的20多个城市,最吸引我的还是华盛顿、水牛城、西雅图、旧金山,而不像纽约这样繁华之地。走过欧洲的一些城市,我觉得最具魅力的还是那些靠近莱茵河、塞纳河、多瑙河边、依山傍水、依山而建的小镇,就像波恩这样的城市,也只有十万人口,给人宁静、温馨之感。

  我发现,中国最近三十年来,不少人把经济成就和自豪感寄托在对建筑物高度的追求上,而传统建筑强调的尊天敬地和天人合一思想在现代人意识中逐渐淡漠。

  记:这是否意味着发展绿色建筑,可以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里去寻找灵感?

  杨: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中国建筑的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并且丰富多彩,你可以看到岭南建筑文化和北方四合院的不同,但是它们都体现了中国建筑文化中人与建筑、与环境融合以及“天人和一”的哲学理念。还比如,你看今天保留下来的传统建筑,在取材上、结构空间。为什么?因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认为,人为万物之灵,建筑是天地阴阳相聚之处。建筑须得天地之气,“道法自然”。在当时,木料、石料就是最主要最自然的建筑材料。

  当然,吸收中国传统建筑思想的精华不是单纯模仿和重复,更不是对现代建筑艺术的排斥。融合、创新、提升,我们才能建造更宜居、更节能,与自然更和谐的绿色建筑作品。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扫描识别二维码下载

“友绿”APP

研报、课程、资讯一手掌握

欢迎订阅“友绿网”公众号

iGreen114

友绿原创资讯,欢迎分享投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