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场健康状况分析
职场人生活习惯欠佳,健康问题更为突出
在中国居民健康问题凸显的情况下,职场人的健康受到了更多关注。究其原因,近几年多个“加班猝死”的新闻引发了职场人的健康焦虑,“996”更是成为职场人日常吐槽的热点。从职场人的生活习惯来看, 躺床上看手机、久坐是他们最高频的行为,同时有58.4%的人熬夜频率较高,更是有36.3%的人会高频的加班到深夜,作息习惯不佳,而频繁吃甜食、炸鸡、烧烤的人也都有四成以上,饮食习惯也不是特别健康。
从职场人的身体状况来看,数据显示,有腰椎或颈椎疾病的职场人占比达37.6%,有睡眠障碍的占比达36.9%,是职场人中最普遍的疾病;其次,肠胃疾病、脱发、各类过敏及过敏引起的病症以及眼睛方面的疾病也是困扰较多职场人的身体健康问题。长时间的生活习惯欠佳,导致职场人的身体越来越容易出现疾病,健康问题更为突出。
六成以上职场人睡眠质量差,对精神状况产生不良影响
调查数据显示,有64.1%的职场人都存在难以入睡、多梦易醒等睡眠问题,这除了会导致职场人各种身体疾病的患病风险增加外,对他们的精神状况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从职场人的精神状况分布情况来看,睡眠质量好的职场人半数以上都精神状况良好,而睡眠质量差的职场人则更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容易疲倦等问题,甚至会进一步影响到职场人的心理健康,产生焦虑、抑郁等问题。
“身体疾病+精神不佳”,职场人需更加重视健康状况
工作、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没有充足时间休息、运动,或许就是造成职场人健康问题凸显、各种疾病越来越年轻化的原因之一。数据显示,有近九成的职场人认为自己的身体存在健康问题,也有超过七成的用户认为自己精神状况不佳。大部分职场人身体多多少少都患有一些疾病,精神状况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职场人需要更加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状况。
二.职场人健康问题应对方式
从职场人在“就医”、“运动”、“养生”、“保险”这四个与健康相关领域的认知上,有比较明显的共性特征,均认为“很重要”。但在执行力上又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化, 职场人更倾向“购买健康“,无论是”长线“的养生用品/保健品,还是商业人身保险。而在就医方面,能拖则拖,自行推断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躺平”已经不再是调侃的口头禅,近六成人将其付诸于行动。
当然,我们也不能单一的用“懒”来解释这一现象,职场人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买健康”似乎是最快捷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心理安慰。不过,正如那句古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坚持锻炼身体,及时寻医问药,才是健康的基础。养生用品/保健品与商业人身保险,更像是健康的“加强针”,有则锦上添花,无则风华依旧。
1.职场人就医习惯
“常规操作”不常规,职场人就医心态不积极
生病就医可以说是“常规操作”,但从调查数据来看,只有27.5%的职场人出现不适会立刻就医,对于每天都要忙于工作的职场人来说,身体出现病症可能没有充足的时间及时就医,因此他们更多的选择变成了先拖着或者自己先买药吃吃看,其中选择自己推断病症买药吃的人超过五成,选择先拖着始终无法好转才去医院的也超过四成,整体来看,职场人就医心态不是很积极。
从就医花费来看,职场人每年也需要在看病方面花费一定金额,超七成的人每年就医花费区间在500元至5000元。此外,就医习惯方面值得一提的是,有27.1%的人在出现不适时会选择线上问诊,相比起先拖着和自己买药吃,这一方式无疑更加科学可靠,随着线上就医的服务模式越来越成熟,其普及度也会不断增加。
线上医疗服务功能多样,用户群呈年轻化特征
随着互联网医疗的不断发展,线上能够进行的医疗服务越来越多样,除了挂号、看病问诊外,还具备身体指标监测、健康资讯查阅等功能。当前,职场人对于线上医疗类App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使用线上医疗App的职场人中,女性占比57.2%,略高于男性。年龄方面,30至44岁的职场人TGI指数均较高,具有更强的就医需求,从覆盖率来看,25至39岁的职场人为主要用户群体,线上医疗服务的主要使用群体呈年轻化特征。
2.职场人养生习惯
近九成职场人关注养生,泡脚、喝茶是最常见的养生方式
各类疾病的年轻化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职场人更早的关注到养生这个话题,数据显示,近九成的职场人都会关注养生类的节目或者文章,其中有32.2%的职场人会照做看到的内容。在方式层面,泡脚是使用人数最多的养生方式,通过喝一些含有花果、药材的养生茶来养生也是比较受欢迎方式,其次也有近五成的职场人会通过吃保健品和推拿按摩来养生,而艾灸这一方式虽然流传的年代久远,但由于便利程度较低所以受众面较小。
“缺什么补什么”,强化型保健品最受青睐
随着保健品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吃保健品已成为一种调理身体的常见方式。职场人中,吃保健品的人数占比达到78.0%,其中34.8%的人食用较为规律,会每天吃或按固定周期吃,而43.2%的人则是想起来才会吃一次,这部分人更追求吃保健品带来的“心理安慰”。
从保健品的类型来看,“缺什么补什么”的强化型保健品食用人数最为广泛,常见情况例如久坐办公的职场人需要补钙,其次“增加身体营养”的营养型保健品也较受欢迎,对于经常吃外卖营养不均衡的职场人来说,对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类营养物质也有较强需求。
3.职场人运动习惯
职场人大多疏于运动,偶尔运动为缓解压力及改善外形
数据显示,只有35.5%的职场人会每周运动两次以上,而每周只运动一次和从不运动的人分别占比53.3%和11.2%,可见,大多职场人还是疏于运动,没有良好的健身习惯。通过对比高频运动人群和低频运动人群,可以看出,高频运动人群运动的目的更多在增强体质及形成规律的生活习惯,而低频运动人群则更多为了缓解压力以及改善外形。
年轻女性更钟爱运动类App,重视外貌更需要 “减脂塑形”
随着人们互联网使用程度的加深,各种线上运动类App也层出不穷,减脂、塑形、增肌等线上运动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从进行线上运动的职场人群画像来看,女性占比62.3%,18至29岁的年轻人占比47.7%,对于包含多种减脂操、塑形操的线上运动类App,年轻女性有着更明显的偏好,即将进入职场或进入职场不久的她们更加重视外貌,因此对“减脂塑形”有更强需求。
4.职场人保险购买习惯
商业人身保险认知度高,疾病险、医疗险是常购险种
调查数据显示,有46.0%的职场人已经为自己购买过商业人身保险,有20.2%的人正打算购买,还有28.4%的人表示目前没买过但未来可能会买,职场人对于商业人身保险的认知度较高。保险类型方面,疾病保险和医疗保险是职场人购买最普遍的险种,国内保险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获得大众的认可,成为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种有效方式。
使用保险App的职场女性占比68.8%,更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障问题
国内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线上保险行业也取得较快发展,相较于线下购买,线上渠道购买保险选择范围更广、价格更便宜。使用线上保险类应用的职场人中,女性占比近七成,她们更关注保险方面的内容,操心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障问题;年龄方面,35至39岁年龄段的用户覆盖率最高,但50岁以上用户TGI指数最高,这一阶段对于疾病、医疗类保险的需求明显更多。
三.职场特定人群健康状况分析
1.年龄:30岁以上&30岁以下
30岁以下年轻人的“外貌焦虑”竟来自脱发
随着年龄的增长,职场人的身体健康问题也随之增加,数据显示,30岁以上的职场人患腰椎颈椎病、睡眠障碍、肠胃疾病、三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占比都明显高于30岁以下的年轻人。另人惊讶的是,更多的30岁以下职场人被脱发问题困扰,其带来的“外貌焦虑”对于年轻人的影响较大。
相较于30岁以上人群,以减肥为目的运动更符合30岁以下年轻人的观念
对于30以上的职场人来说,他们运动更多为了放松心情、增强体质和防病治病。而30岁以下的职场年轻人中,选择以减肥为目进行运动的人数占比明显高于30岁以上职场人,可见,他们注重外在形象的展现,因此以减肥、改善外形为目的来运动更符合他们的观念。
2.工作时长:加班&不加班
长期加班有害身体健康,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最大
2021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劳工组织(ILO)发表了全球第一份关于长时间工作对健康影响的调查报告,该报告表明,与每周35-40小时的正常工作时长相比,每周工作超过55小时的人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更高。2016年约有74.5万例死亡归因于长时间工作或加班导致的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其中中风占53%(39.8万人),缺血性心脏病占47%(34.7万人)。
在2000-2016年之间,长时间工作导致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人数增加了42%,中风死亡人数增加了19%。可见,长期加班对身体健康确实存在较大危害。TalkingData调查数据也显示,不加班的职场人中选择“没有病症,很健康”的人占比13.6%,而这一比例在加班职场人中为9.5%。在各类疾病中,加班对睡眠的影响最大,有睡眠障碍的加班人较不加班的人占比高10.3%。
长期加班对职场人的睡眠和精神状况都产生了不良影响
通过对比长期加班职场人和不加班职场人的睡眠状况和精神状况可以看出,长期加班对职场人的睡眠和精神状况都产生了不良影响。加班人中有43.7%会难以入睡,有53.4%会多梦易醒,数据均高于不加班的人。并且加班的职场人在注意力易分散、易疲倦、易焦虑、有抑郁倾向的选择占比均高于不加班的职场人,长期不良的精神状态可能会进一步威胁到职场人身体和心理健康。
图片
四.职场健康发展趋势
1.提升国民健康水平,加强职场人健康权益保障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健康教育、全民身体素质、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等方面做出要求,推动国民健康水平的提升。为进一步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于2019年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该行动细化了健康水平等主要指标、明确了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等具体内容。在推动国民健康水平提升的同时,近年来多个“加班猝死”的新闻让人们不断认识到加班对身体健康的危害,2021年8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了超时加班典型案例,明确“996”工作制违法,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超时加班对职场人身体健康的损害。
2.互联网医院规范发展,更有利于职场人就医
随着医疗健康在互联网端的持续发展,互联网医院也逐渐被认知和接受。近年来国家针对互联网医疗服务出台了多项政策,规范化其发展,目前,已形成以医疗机构为主体和以互联网企业为主体的两种主流模式。互联网医院基本覆盖了患者诊前、诊中、诊后的所有环节,并且在部分流程中能够起到提质增效的作用,对于休息时间有限的职场人来说,一些小病、慢性病问诊或开药等都可以直接在互联网医院进行就医,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更为便利。
3.企业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运动,构建健康管理生态
在“健康中国”的战略背景下,不少企业也设有健康相关福利,例如办理健身卡或增设健身房、设立每周“运动日”等,通过福利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运动。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企业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员工的健康状态,在企业内构建健康管理生态,能够从社会、生理、心理等多个角度来系统地关注和维护企业员工的健康状态。目前,国内健康管理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以及慢性病患病率的持续上升,健康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健康管理也会受到更多关注。
扫描识别二维码下载
“友绿”APP
研报、课程、资讯一手掌握
欢迎订阅“友绿网”公众号
iGreen114
友绿原创资讯,欢迎分享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