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库 > 健康
分享到
2024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报告
友绿• 11月07日   来源:柳叶刀   148
报告简介
|
阅读报告

最新发布的2024年度《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报告》显示,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创历史新高——在监测气候变化健康影响的15个指标当中,10个达到了新的历史最高点。

与高温相关的死亡率上升、睡眠损失增加

报告显示,与高温相关的死亡人数仍在急剧攀升,预计在极端变暖的情况下,这类死亡人数将超过与低温相关的死亡人数。

2023 年,全球 65 岁以上人群中,因高温致死的比例较 20 世纪 90 年代激增 167%,远超在气候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即:仅考虑人口结构的变化)的预估增幅——65%。这一现象加剧了现有的不平等状况,在人类发展指数(衡量教育、收入、预期寿命的指标)较低的国家,因气候变化而增加的高温天数更多,对民众的健康威胁更严峻。

2023 年,全球居民人均暴露在高温下的时间达到创纪录的 1512 小时,这意味着在步行或骑车等轻度户外运动时,至少会面临中度的中暑风险。与20世纪90年代的年均水平相比,这一时间增加了328小时,增幅高达27.7%。其他风险还包括热应激影响身体活动,导致生产力下降、睡眠障碍和心理健康受损。

今年的报告还新增了一项夜间气温上升与睡眠时间损失的指标,显示由于高温导致的睡眠时间损失在1986-2005年与2019-2023年间增加了5%,在2023年达到了创纪录的6%,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由于高温环境会影响我们的睡眠,睡眠的质量和时长,而气候变化又会进一步导致夜间温度上升的速度比快于白天,所以它就会增加全球因为睡眠质量差而带来的健康风险。”蔡闻佳表示。

“即使我们考虑了环境、人口和空调使用的以后,也会发现全球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时间损失。比方说,气候寒冷地区的高纬度的地区,损失会相对较少,人均的损失大概在每年200分钟以内,热一点的低纬度地区损失更多,每年在200到400分钟,部分地区严重可以接近600分钟。”蔡闻佳补充道。
SAIXIANSHENG
极端天气事件带来健康风险升级

报告显示,极端天气事件影响粮食安全、传播传染病并降低水质。具体而言,与1961-1990 年的平均水平相比,过去10年(2014 - 2023)来,在全球 61% 的陆地面积上,极端降水事件有所增加,加剧了洪水、传染病、水污染的风险。

此外,干旱和极端降水事件还会引发疾病传播和粮食不安全风险增加。例如,2022年频繁发生的热浪和干旱现象导致中度或重度粮食危机,受影响人数比1981-2010年间的年均人数多 1.51 亿,涉及全球124 个国家。报告估计,仅考虑实物资产损失,不包括健康问题在内,2019-2023年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年度经济损失总值高达2270亿美元,超过全球 60%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

SAIXIANSHENG
传染病传播对卫生系统复原力的要求

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带来的气温升高和降水模式变化在连续监测的八年中并未缓解。这些变化有利于登革热、疟疾和西尼罗河病毒等传染病的传播,继而导致疾病蔓延至以前未受影响的地区,增加了公共卫生风险。

例如,报告显示,气候条件为致命蚊媒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环境。例如,与 1951-1960 年相比,过去10年(2014-2023)中,白纹伊蚊传播登革热的风险攀升了 46%,埃及伊蚊传播登革热的风险增加了 11%。

卫生系统复原力是指卫生系统主动预见、吸收、恢复和适应流行病、气候变化、地缘政治冲突和网络威胁等冲击的能力。在全球各国刚从 COVID-19 中恢复的当下,增强卫生系统的整体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迫切。报告也指出,建立具有气候恢复力的卫生系统十分必要,并呼吁优先考虑投资全民健康覆盖,以减轻气候相关的健康影响。

“柳叶刀倒计时”联合组长、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全球健康研究所主任Anthony Costello 教授表示:“要实现一个公平且健康的未来,全球金融体系必须实现转型,将资源配置从化石燃料经济转向零排放。”

“在全球局势动荡不安之际,如果卫健界能够展现出坚定有力和值得信赖的领导力,或许有望力挽狂澜,并借机将健康和生存的保护与促进推上政治议程的核心位置。”Costello说道。

“柳叶刀倒计时”系列报告始于2015年,旨在监测全球响应《巴黎协定》带来的健康影响及机遇。今年的报告汇集了来自全球 57 个学术机构和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等联合国国际组织的 122 位顶尖专家的研究成果。

据悉,该报告将为计划于2024年11月11-22日召开的第29次联合国气候变化缔约方会议 (COP)大会提供健康与气候变化联系的最新评估,其中记录了极端降水、搁浅煤炭资产、森林覆盖面积减少、沙尘暴、夜间气温升高和睡眠不足、气候与健康教育培训等新指标。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扫描识别二维码下载

“友绿”APP

研报、课程、资讯一手掌握

欢迎订阅“友绿网”公众号

iGreen114

友绿原创资讯,欢迎分享投稿

相关研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