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在成都市青白江区举办的“绿色低碳助力县域经济发展”成果展上,成都市绿色低碳发展协会与四川大嘴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首笔废旧塑料再生碳汇交易协议,标志着废旧塑料资源化治理正式实现碳汇市场化突破,为白色污染治理探索出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根据《成都市“碳惠天府”机制碳减排项目方法学(第四批)》开发的该项目,此次交易的碳汇量共计1000吨,其特点在于将废旧塑料回收、再生利用全流程中二氧化碳减排量科学核算并纳入碳普惠体系,通过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交易平台完成市场化交易。这一做法为塑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2025-09-29

9月23日,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南京市碳普惠管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到2025年底,基本形成碳普惠相关制度标准和方法学体系,搭建统一碳普惠综合管理平台,探索建立碳账户和多层次碳普惠减排量消纳渠道,初步建立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的碳普惠运营机制。 到2027年,持续完善碳普惠管理体系,探索区域碳普惠自愿减排量核证和交易机制,基本形成规则流程清晰、应用场景丰富、系统平台完善、运营模式可持续的南京碳普惠生态圈。

2025-09-24

9月5日,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邯郸市创建绿色金融城市行动方案的通知,目标到2027年,推动全市80%以上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专岗,县域覆盖率达100%;深化绿色账户建设,完善ESG评价机制,实现企业环境信息与金融机构互联互通;建立市级绿色项目库,首批入库项目不少于50个;试点开展排污权、用能权等环境权益融资工具创新,落地案例不少于3个。

2025-09-22

近日,农行南平分行与福建省南平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延平区签署1000万元河湖碳汇挂钩贷款协议,并于当日完成放款。这笔款项将用于企业购买河湖碳汇,以抵销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这也是全国首笔河湖碳汇挂钩贷款,填补了全国河湖碳汇金融产品的空白,是绿色金融与生态保护在地方实践中的融合创新。

2025-09-18

9月15日,兴业银行厦门分行与厦门象屿金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象屿金象”)合作,落地全省首笔支持融资租赁的ESG挂钩贷款。此举标志着分行在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深化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