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问题是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挑战。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各界必须大力加强对环境、社会、治理(ESG)的关注,积极促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已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十四五”规划不仅将绿色列为五大新发展理念中的重要一环,文中还共有50次提到“绿色”,足可见国家对绿色发展的高度重视。
绿色发展金融先行,绿色金融是助力绿色发展的有力推手已成为各界的共识。随着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 愿景被正式纳入“十四五”规划,各界亟需大量的投资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新兴行业,绿色金融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政府资金只能覆盖其中一部分,绝大部分需要通过金融体系利用市场资金来弥补。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引导和激励金融机构以市场化的方式支持绿色投融资活动。本报告希望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及社会各界加强对绿色金融的了解,进一步发挥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引导企业与投资者更多地参与到绿色发展中来。
报告共分四大章节,从绿色金融的发展背景、主要领域、未来发展方向和金融机构的绿色转型之路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在绿色金融体系中,报告重点对目前发展较成熟、规模较大的五个领域: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碳排放权交易市场、ESG投资和绿色保险分别进行了深入分析,核心发现包括:作为绿色金融的支柱性产品,绿色信贷对推动经济的绿色转型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目前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具有代表性和引导性的绿色信贷准则并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各国金融机构也在产品创新、风险防范等方面不断发力,推动了国际绿色信贷的发展。我国从政策入手,通过构建监管体系、规范统计分类制度、完善考评框架,以及通过央行绿色再贷款、将绿色信贷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等,鼓励商业银行参与绿色信贷发行并创新绿色信贷产品,使绿色信贷成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起步最早、发展最快、政策体系最为成熟的产品。截至2020年末,我国绿色信贷余额近12万亿元,存量规模世界第一,其中大中型商业银行是核心发行主体,投放行业重点集中在交通、能源等领域,绿色建筑按揭贷款、汽车消费贷等创新型绿色信贷产品也日益丰富。另外,气候与环境风险也日渐成为金融机构与金融监管者关注的重要风险来源之一,国际上许多监管机构都在敦促银行开展气候与环境风险压力测试并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我国银行业在这一领域也在积极探索,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需要不断完善评估模型和方法论,提高对绿色转型过程中信贷风险的监控和管理。
扫描识别二维码下载
“友绿”APP
研报、课程、资讯一手掌握
欢迎订阅“友绿网”公众号
iGreen114
友绿原创资讯,欢迎分享投稿
2024年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年度评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