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普惠发展现状:速度加快但地域和场景发展不平衡
碳减排不仅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也是降低极端气候变化影响的全球性重要举措之一。
而碳普惠则是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依据一定的技术标准或方法学,对公众、社区、中小微企业在低碳出行、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公益和低碳运营等五个场景下的降碳减排行为进行减排量量化、记录、核证,并通过交易、兑换、优惠等形式形成市场化激励或政策激励。碳普惠不仅可以鼓励公众广泛参与、提高公众低碳意识,也能够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低碳转型升级,有利于推进全社会低碳发展愿景的实现。
《报告》整理了国内与碳普惠的相关政策。自2015年7月,广东率先探索出台《广东省碳普惠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广东省碳普惠制试点建设指南》以来,碳普惠发展逐渐得到各地乃至全国层面的政策支持。
特别是从2019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层面陆续出台了大量有关于绿色生活和碳普惠的政策,全国大多数省市提出了与本地情况相适应的“碳普惠”政策。碳普惠正式成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市场工具之一。“碳普惠”发展迈入快车道。
与此同时,我国的碳普惠事业也面临着明显的不平衡发展现状。《报告》调研了已公开的60余项方法学。一是从地域分布上来看,我国目前的碳普惠方法学落地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和川渝地区,其中尤以广东、四川和重庆开发和落地成果最为突出。二是从方法学的实践场景来看,在几个典型场景中,低碳出行、低碳运营、低碳公益方面出台的方法学较多,但低碳消费领域实践较少。
由此,《报告》中指出,期待更多细分场景下技术标准的出台,将低碳与公众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多角度引导人们的低碳消费行为和低碳生活习惯。
“碳减排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包括生产侧,也包括消费侧。对于生产侧而言,需要不断提高其碳生产效率,提供低碳、零碳的产品和服务;对于消费侧而言,需要践行低碳消费,减少不必要的消费,消费低碳、零碳的产品和服务。无论是生产侧还是消费侧,都有大量单体减排量小但是数量众多的减排行动,需要设计有效的碳普惠制度对其进行激励,既保证减排效益量化的准确性,也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段茂盛说。
闲置物品流转可有效减碳,转转集团成为典型案例
企业和个人的各种小规模减碳行为都可以适用于碳普惠,涉及到公众衣、食、住、用、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低碳行为的碳减排量也不同。其中,共享单车、纯电动公共汽车、地铁等低碳出行行为碳减排量0.0239 (kgCO2/P.km),而二手手机交易的碳减排量为25(kgCO2/部),二手家用电器的这一数值更是高达130(kgCO2/台)。
《报告》指出,碳排放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生产制造在全球碳排放中占31%。由于手机、家用电器等产品的生产过程会带来大量碳排放,故二手商品的使用被公认为是碳减排的重要方式。由此催生的二手循环产业,也就成为碳减排、碳普惠的有效解决方案,同时也是碳中和的重要路径。正因如此,国内二手循环经济领域领军企业转转集团不仅入选报告,同时也成为碳普惠实践的典型案例。
从服务探索到标准完善:中国企业碳普惠实践的成果和价值
基于全球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共识,以及二手循环交易在推进碳减排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绿色低碳理念已深入人心,二手循环交易也逐渐被国人普遍接受。有研究团队预测,2029年全球二手商品交易平台市场规模将达到30561.8亿美元。
《报告》中介绍了作为国内领先的闲置物品交易平台转转的碳普惠实践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转转围绕“官方验”构建C2B2C平台,为用户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二手体验。转转为卖家提供寄卖、上门回收、门店回收等多种回收方式,其智能定价和隐私清除技术,也为卖家提供了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和值得信赖的隐私保护。
在质检体系方面,转转平台的“官方验”服务支持100多个品类物品的质检,通过系统对商品进行自动化质检、拍照和打包,实现了质检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此外,转转在全国拥有三大质检中心,并且建立了一支1000多人的专业质检师团队。
转转高质量的二手“官方验”卖场给买家带来的不仅是更放心、更透明的卖场体验,还有标准化的售后和履约服务,如平台自营的二手手机享受7天无理由退货和长达一年的质保,以及近期转转宣布线下门店全面启动7天无理由退货服务,这在业内同样是开创性的实践。
与此同时,转转还联合腾讯SSV开发了“转转星球”服务,发起“守护未来”计划,严格核算每笔二手交易所节约的碳排放,并转化为碳积分的形式返还到用户手中,实现“碳积分”跨平台的流转,倡导更多人参与碳普惠和绿色消费行为。
近年来,转转还在标准建设方面持续发力,积极参与《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二手交易平台》《循环回收移动通信终端系列标准》等一系列标准的起草和制定,使得闲置交易碳减排评估有标可依,而且推动二手循环交易进一步规范化发展。
应对气候变化,每一个国家、企业和个人都责无旁贷,中国政府和企业为全球碳减排贡献了极具参考意义的中国方案。段茂盛教授指出,未来,应大力拓展碳普惠消纳渠道,推动标准统一与区域一体化碳普惠联动,不断推动“碳普惠+数智化”深度耦合,切实加强宣传与交流合作。
扫描识别二维码下载
“友绿”APP
研报、课程、资讯一手掌握
欢迎订阅“友绿网”公众号
iGreen114
友绿原创资讯,欢迎分享投稿
2024年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年度评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