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根据预测的GDP、碳强度以及碳减排政策情景预测,粤港澳大湾区能够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峰值排放约为4.8亿吨二氧化碳;而若想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则需更具雄心的行动,2030年至2060年期间的30年,碳减排速度应保持在年均7.5%左右;若大湾区要提前到2025年碳达峰,2050年碳中和,那么2025年至2050年期间大湾区需每年减排约16%。
该《报告》由渣打银行资助,世界资源研究所、思汇政策研究所、香港绿色金融协会、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广东工业大学、中山大学、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广州分中心等多家机构共同参与撰写。
需重点关注制造业、运输、建筑行业减排
《报告》指出,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大湾区在中国社会经济和绿色发展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可率先在区域内制定更高目标,设立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新标杆。
《报告》认为,要实现双碳目标,大湾区应重点关注制造业、道路运输和建筑这三大领域。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大湾区制造业、道路运输和建筑三大领域的碳排放占整体排放量的83%,其中尚有许多高碳行业未被绿色金融体系覆盖,率先识别这些行业的减排差距、突破金融支持瓶颈,将对大湾区加速转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报告》预测,大湾区内制造业若想在2055年至2060年间实现碳中和,就要想加速扩大脱碳的电力和供热系统的布局和应用,逐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通过出台更加严格的政策,大湾区道路交通行业有潜力在2026年甚至更早实现碳排放达峰。分析表明,大湾区道路交通有望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但仍需加大决心,尽早行动,包括更大规模推广的新能源汽车、燃油经济性改进、运输结构调整、减少车辆行驶里程、清洁电力和绿氢。大湾区建筑业最早将在2025年实现碳达峰,并在2058年之前实现碳中和。中短期来看,能效将成为建筑业脱碳化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长期来看,脱碳电力的减排潜力最大。
《报告》估算,大湾区共需要约1.84万亿美元资金来力争在2060年前甚至更早实现碳中和目标,约占2020年~2060年累计国民生产总值的1%。
鼓励大湾区金融机构和企业设立净零目标
《报告》同时建议,为大湾区的脱碳融资建立跨区域机构的协调机制:由当地政策制定者和监管机构担任主要委员会成员,旨在加快该地区的行业转型;借鉴绿色金融发展的经验,调动政策激励措施和财政资源,支持转型活动和投资;核心协调机构可以在现有的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的基础上成立。
《报告》鼓励大湾区金融机构和企业设立净零目标:设定净零目标是支持包括先进金融机构和企业在内的商业机构制定可靠的脱碳技术路线图和投融资计划的关键,并对这一进展进行独立评估。大湾区现有的绿色金融协会,如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香港绿色金融协会和广东绿色金融委员会,可以帮助促进金融机构和企业根据本研究或其他已有倡议中的脱碳路径建立净零目标,例如“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和香港交易所的“企业净零排放实用指引”。
扫描识别二维码下载
“友绿”APP
研报、课程、资讯一手掌握
欢迎订阅“友绿网”公众号
iGreen114
友绿原创资讯,欢迎分享投稿
2024年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年度评价报告